杭州踏信冷链物流将继续以“以诚为本,互惠互利”的原则,以客户满意为标准,以保持行业为目标,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结合传统的经验与科学的管理,努力发展成为乃至国内、具实力的中型物流企业。
健全的物流网络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销地冷链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冷链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110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超3800亿元,年复合增长16.8%。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约28.7万辆,分别是“十二五”末期的2倍和3倍左右。物流服务模式创新升级。我国冷链物流服务商已经从单一提供仓储或运输配送服务,逐渐演变成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集成服务不仅高效便捷地满足了客户多场景需求,也极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议价能力,对于降本增效和规模化经营有很大帮助。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已经实现一体化的网络集成布局,服务从产地到销地延伸至供应链两端。业界企业建设产地仓,装配了预冷、保鲜、分级、分选、加工、包装、发货集成化的生产线,生鲜农产品腐损率仅为3.3%,已经低于发达国家的腐损水平。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互联网高速发展、年轻群体消费习惯改变、新零售业态崛起等,生鲜电商规模迅速扩大。在冷链物流价值链中,生鲜食品占冷链物流的比重接近90%。在物流肺炎疫情和消费快速升级的影响下,我国生鲜电商带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迅速发展、转型升级,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冷链物流为预制菜行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撑,2021年预制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156%。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不足
当前,冷链建设仍显不足,基础设施配备不到位,从产地的“先一公里”到集散地的“中间一百米”,再到销地的“后一公里”,冷链还没有配备到全链条诸环节。根据中冷联盟统计发布的《全国冷链物流企业分布图》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冷库保有量达到5224万吨,只能满足不到20%的需求;具有法人企业的冷藏车保有量达到143649辆,但果蔬、肉类、水产品冷藏运输率仅为35%、57%、69%,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90%的平均水平;从人均保有量看,我国人均冷库占有量仅为每人0.037吨,冷藏车为每万人配有一辆,人均冷链设施拥有率远低于美国、日本与韩国。
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区域和结构失衡问题。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东多西少、销地多产地少等现象。在存量资源中,老旧设施依然偏多,亟待升级换代和优化配置。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一部分高能耗、低产出的设施设备亟须加速淘汰。特别是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冷链物流设施在区域分布、产销地分布、温区功能等方面,存在区域性、结构性失衡问题。
冷链物流成本仍然较高。目前,生鲜电商大的问题是物流仓储成本太高。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损耗率达10%至15%。仓储成本加上生鲜产品保质期有限,若运输过程中出现温度偏差,很容易出现腐坏变质、挤压损坏等问题。因此冷链物流的成本远高于普通快递,仓储物流成本成为大痛点。
冷链环节上仍有“断链”。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中转联运换装和两端干支衔接易脱冷断链、温控难以确保始终在适宜温度等,导致“初一公里”和“中间一百米”损耗率高。在仓储运输环节上,生鲜农产品一般是先进入冷藏箱,再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将其冷藏,空间规划方面较为薄弱;在大中型的批发市场中,冷藏设施性能较差,从冷藏车到冷库转运的“软环节”中,往往出现生鲜冻品露天堆放、转运转储环节脱离冷链等问题。而在配送方面,由于基本采用泡沫箱或保温袋,加之配送路线不完善,容易导致货物在配送途中经受不住高温而融化、变质。
农产品冷链出村进城瓶颈亟待突破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现阶段我国冷链基础设施投资布局相对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城市人均冷库容量偏小,农村前端预冷和港站枢纽冷链设施资源不足、冷藏保鲜设施较少、冷藏车难以直达田间地头现象比较普遍。而且,田间预冷设施设备往往需要水电路气房和信息化设施配套,但是农村相关设施设备建设仍然滞后。冷链各环节利益分配动力不足。农产品电商仓储、冷链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小、分布散、种类杂、监管难等问题突出,资金实力有限,难以承受冷链建设的较高投入成本。能够为小农户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标准化仓储、冷链物流的公共服务平台又特别少。由于冷藏车、冷库设备、温度控制终端等建设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因此对单一的生鲜电商来说,自主投入建设不现实也不划算,于是就兴起了生鲜电商之间的合作或与第三方合作的经营方式,这就牵扯到利益分配,包括经营利益和政策补贴等。此外,冷链人才“培养不出,挽留不下”、产业信息化数字化提升缓慢等,仍然制约着冷链发展。
未来,有必要夯实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数字技术贯穿渗透全链条诸环节,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广阔天地,合理引导资本向农产品冷链投资。夯实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专项支持资金,明确冷链建设的公益属性,争取将乡村振兴资金、涉农整合资金以及专项债券统筹集中使用投入冷链建设。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补齐产地冷链物流短板。重点支持农产品产地仓库、冷库、冷藏车等仓储、冷链设施的建设。充分做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全流程衔接和强标准建设。结合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依托农产品优势产区、重要集散地和主销区所在地的货运枢纽、主要港口、铁路物流基地、枢纽机场,统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完善干支衔接、区域分拨、仓储配送等冷链运输服务功能,提升冷链运输支撑保障能力。提升兼容性与衔接性,在农产品“初一公里”实现冷链运作,确保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功能先进、运转安全、效益良好,实现全程可监管、可追溯、可视化。加强冷链物流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和加强冷链技术人才培养,提高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冷链知识和技能。强化冷链技术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工作队伍的技能水平。探索订单式培训、联合制培养等多元化冷链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冷链技术和管理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对冷链技术人才的培养,强化乡村冷链技术人才供给。
提升冷链产业数字化、产业化水平。从农产品源头开始,农产品按标准化分级,直接装入标准化物流筐,按照规范化标准化配备计量称重、视频采集、温湿感应等设施设备,实现仓储保鲜冷链信息的自动采集、汇总处理和统一发布,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采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数据追踪监测,物流技术确保数据在供应链中不被篡改,筐中农产品直接预冷并进入产地仓存储、分拣,商流信息通过电商平台直接与客户对接。在物流系统中通过数字化进行智能调拨与配送,借助数字化互联互通进行各种资源整合,推动共享物流创新,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支持建设冷链物流全链条信息追溯、农产品直供冷链物流、社区冷链智能配送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优化和改善“后一公里”配送效率。构建冷链物流惠农生态共同体。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联盟、股权投资等方式合作,与冷链物流企业深入合作,让冷链发展的利益更多惠及农民。各参与主体应加强沟通、促进协同,在政策、市场、技术、金融等多方利好下,构建冷链经济生态共同体,形成共振效应,实现价值升级,推动共同发展。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布《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这是落实国家《“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供销合作社任务分工的具体举措。《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基本构建起骨干网、省域网、区域网与信息平台相互交织、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到2025年,全系统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国家冷链物流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将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和经营服务网络优势,构建以骨干网、省域网、区域网与信息平台(简称“三网一平台”)为主架构的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在农产品主产区,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系统县域城乡融合综合服务平台,建设600个县域产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每个中心带动多个田头保鲜仓,形成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在农产品重要集散地区,围绕节点城市和供销合作社系统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布局,建设100个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在销地,依据消费特点和需求,依托系统连锁超市、农产品市场和电商平台等流通企业,建设200个以中央厨房、生鲜电商等业务为重点的城市销地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
广东省政府冷冻发布《广东省推进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化冷链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肉类、果蔬、水产品产地低温处理率分别达到85%、30%、85%,综合冷链流通率显著提升,流通环节腐损率逐步下降。
《实施方案》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广东基本建成符合省内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其中,要在产地预冷、传统农批市场冷库等末端设施方面,补齐短板,提高设施装备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建成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
农产品易损,新鲜抵达至消费者餐桌,促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并非易事。根据《实施方案》,在夯实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方面,提出要聚焦农产品产地“先一公里”冷链设施短板,支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地重点镇和中心村,分区分片集中建设田头预冷保鲜设施。